【防排烟系统新规范GB51251-2017】《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(GB51251-2017)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发布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,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。该规范旨在提高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与适用性,适用于新建、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防排烟系统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及维护管理。
本规范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,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防排烟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实践,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建筑场所的防排烟设计要求,强化了对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支持能力。
一、主要修订
序号 | 修订内容 | 主要变化 |
1 | 系统分类更清晰 | 明确划分自然通风、机械排烟、补风系统等类型 |
2 | 增加了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要求 | 强化对超高层建筑、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特殊场所的控制措施 |
3 | 提高了排烟量计算标准 | 根据不同建筑功能和空间高度,细化排烟量计算方法 |
4 | 强调了联动控制要求 | 要求防排烟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联动控制 |
5 | 增加了防烟分区划分原则 | 明确防烟分区的划分范围、面积及设置要求 |
6 | 规范了送风口、排烟口的布置 | 提出具体安装位置、间距、风速等技术参数 |
7 | 增加了排烟风机的耐高温要求 | 要求排烟风机在280℃下连续运行不少于30分钟 |
二、适用范围与重点内容
项目 | 内容 |
适用范围 |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防排烟系统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及维护管理 |
设计原则 | 安全性、实用性、经济性相结合,确保火灾时有效排除烟气 |
防烟系统 | 包括自然通风、机械加压送风等方式,用于防止烟气扩散 |
排烟系统 | 包括自然排烟、机械排烟方式,用于快速排出火灾产生的烟气 |
联动控制 | 与火灾报警系统、消防设施联动,实现自动化控制 |
施工与验收 | 强调施工质量、设备选型、系统调试等环节的规范操作 |
三、规范实施意义
GB51251-2017的实施,标志着我国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管理方面迈入了一个更加科学、规范的新阶段。通过统一技术标准、明确责任分工、提升系统性能,有助于降低火灾事故中因烟气蔓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为建筑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同时,该规范也为建筑设计、施工、监理、检测等相关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,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结语:
《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51251-2017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作用的国家标准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,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,确保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,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