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折挂蟾宫是什么意思啊】“折挂蟾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通过努力或机遇获得成功,尤其是指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文化典故,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。
一、总结说明
“折挂蟾宫”字面意思是“折断月亮中的桂树,挂在蟾宫(月宫)”,实际寓意是通过努力或机缘获得非凡成就,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,用来比喻考生高中状元,成为朝廷重臣,地位显赫。
二、详细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出自《晋书·郄诜传》:“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一枝,昆山片玉。”后演变为“折桂”、“折挂蟾宫”。 |
字面含义 | “折”意为摘取,“挂”为悬挂,“蟾宫”即月宫,传说月宫中有桂树,嫦娥居住其中。 |
引申意义 | 比喻取得重大成就,尤其是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,象征荣耀与成功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祝福他人考试顺利、事业有成,或形容某人因努力而获得成功。 |
现代用法 | 现在多用于鼓励或祝贺,如“祝你折挂蟾宫,金榜题名”。 |
三、相关词语对比
成语/词语 | 含义 | 与“折挂蟾宫”的关系 |
折桂 | 比喻科举及第,功成名就 | 与“折挂蟾宫”意思相近,均为成功之意 |
金榜题名 | 科举考试中被录取 | 与“折挂蟾宫”同属科举成功的代称 |
鹏程万里 | 前途远大 | 更侧重于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|
一鸣惊人 | 突然取得显著成就 | 强调突然的成功,不强调过程 |
四、结语
“折挂蟾宫”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更承载着古代士人对成功的向往与追求。如今,虽然科举制度早已消失,但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与期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