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的意思】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信的意思”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篇,是孔子对弟子的提问。原文为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,尤其是对“信”的强调。
一、
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”意为“与朋友交往时,是否做到了诚信?”这里的“信”指的是诚实守信、言行一致的品质。孔子认为,一个人如果在与朋友交往中不能做到“信”,那么他的品德就存在问题。
“信”的含义不仅包括言语上的诚实,还包括行动上的可靠和承诺的履行。在儒家思想中,“信”是五常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之一,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。
因此,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信的意思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,也是对人际交往中道德标准的提醒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答案
问题 | 答案 |
出处 | 《论语·学而》 |
原文 |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|
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”的意思 | 与朋友交往时,是否做到了诚信? |
“信”的含义 | 诚实、守信、言行一致、信守承诺 |
“信”的地位 | 儒家五常之一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 |
孔子的主张 | 强调人际交往中应以诚信为本 |
对现代的意义 | 在现代社会中,诚信仍是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准则 |
三、结语
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信的意思”不仅是古代圣贤对自身行为的反省,更是对后人的一种道德指引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,保持“信”的品质尤为重要。它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,更是一种社会责任。通过不断自省,我们才能真正做到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”,从而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