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德薄能鲜的意思】“德薄能鲜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德薄能鲜,不足以事君。”意思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浅薄,能力也十分有限,难以胜任重要的职责或承担重大的责任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缺乏德行和才能,不适合担任重要职位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含义 |
德 | 道德、品德 |
薄 | 浅薄、不足 |
能 | 能力、才干 |
鲜 | 少、稀少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-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- 原文:“德薄能鲜,不足以事君。”
- 现代用法:多用于批评或自谦,表示自己德行和能力都不足以担当重任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才疏学浅、德浅才疏、无能为力 |
反义词 | 德高望重、才高八斗、德才兼备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自谦场合:
“我资历尚浅,德薄能鲜,恐怕难担此任。”
2. 批评他人:
“他虽有职位,但德薄能鲜,难以服众。”
3. 文学作品中:
常用于古代小说或历史题材中,描述人物不称职或无能。
五、总结
“德薄能鲜”是一个带有自谦或批评意味的成语,强调一个人在道德和能力上的不足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不再常用,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达中仍有其意义。它提醒人们,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对他人评价,都应注重德行与能力的结合,做到德才兼备,方能立身行事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扩展阅读,可参考《左传》《论语》等经典文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