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什么】一、
《居民委员会组织法》是规范我国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——居民委员会(简称“居委会”)设立、职责、运作和管理的基本法律。它明确了居委会的性质、组成、职能、工作原则以及与政府的关系,是保障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的重要法律依据。
该法律自1989年颁布以来,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,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。通过这部法律,居民可以在法律框架内参与社区事务,推动基层民主建设,提升社区治理水平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法律名称 |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|
颁布时间 | 1989年 |
现行版本 | 2018年修正案(根据最新情况调整) |
法律性质 |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规 |
设立目的 | 规范居民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,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|
主要内容 | - 居委会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- 居委会的组成与任期 - 居委会的职责与权限 - 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 - 居民会议的作用与程序 |
法律依据 |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》 |
适用范围 | 城市社区内的居民委员会 |
法律作用 | 推动基层民主建设,促进社区自治,维护社会稳定 |
相关机构 | 街道办事处、居民会议、社区党组织等 |
三、结语
《居民委员会组织法》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法律基础,对于加强社区管理、提升居民参与度、推动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该法律也在不断完善,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