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君子于役不问归期全文】“君子于役,不问归期”出自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,是一首描写妻子思念远行丈夫的古诗。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牵挂与无奈。
一、原文内容
君子于役,不问归期
原文如下:
> 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。
> 曷至哉?鸡栖于埘,日之夕矣,羊牛下来。
> 君子于役,不日不月。
> 昼夜无休息,忧心如焚。
> 君子于役,不问归期。
> 羊牛下,我心伤悲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,表达了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担忧。她看到鸡归窝、牛羊归来,却不见丈夫归来,心中充满忧虑。
二、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。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因战乱或劳役导致的家庭分离现象,也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情感寄托与孤独感。诗中“不问归期”四字,更是道出了古人面对离别时的一种无奈与坚韧。
三、表格对比分析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出处 | 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 |
作者 | 无名氏(古代民歌) |
主题 | 思念远行的丈夫,表达对归期的期盼与无奈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忧伤、深情 |
用词特点 | 质朴自然,多用日常意象(如鸡、羊、牛等) |
表现手法 | 借景抒情,以黄昏、归家之景反衬思人之情 |
诗句结构 | 四言为主,节奏舒缓,富有韵律 |
文化意义 | 反映古代社会中男子外出服役、征战的普遍现象 |
现代启示 | 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——对亲人的思念与等待 |
四、结语
“君子于役,不问归期”不仅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句经典,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。它提醒我们,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也要珍惜亲情,理解他人的付出与坚守。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,那份对归期的期待,始终是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