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罗敷有夫的出处及意思】“罗敷有夫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典故的词语,常用于表达女子已有丈夫,拒绝他人追求或诱惑的意思。这一说法最早见于汉代乐府诗《陌上桑》,后被广泛引用和演变。
一、出处
“罗敷有夫”出自汉代乐府诗《陌上桑》。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秦罗敷的美丽女子,在采桑时遇到一个官员(一说为太守)的调戏,她机智地以“罗敷有夫”来表明自己已婚的身份,并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轻薄行为。
原诗节选如下:
> 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
> 女子名罗敷,五十而未嫁。
> 使君谢罗敷:‘宁可共载不?’
> 罗敷前致辞:‘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’”
从这里可以看出,“罗敷有夫”是罗敷对使君提出非分要求的回应,意在表明自己已有丈夫,不会接受对方的追求。
二、意思
“罗敷有夫”字面意思是“罗敷已经有丈夫了”,引申义为:
- 表示女子已有配偶,不能接受他人的追求;
- 常用于婉拒别人的爱慕或不当请求;
- 在文学作品中,也象征着女性的贞洁与自尊。
三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罗敷有夫的出处及意思 |
出处 | 汉代乐府诗《陌上桑》 |
原文片段 | “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” |
字面意思 | 罗敷已经有丈夫了 |
引申含义 | 女子已有配偶,拒绝他人追求;象征贞洁与自尊 |
使用场景 | 文学作品、日常用语中婉拒他人感情或不当请求 |
文化意义 | 反映古代社会对女性贞操的重视,以及女性智慧与尊严的体现 |
四、结语
“罗敷有夫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学典故,更承载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品德的期待与尊重。通过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,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面对感情或人际关系时,应保持清晰的界限与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