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宝藏问答 >

用投袂而起造句子

2025-11-01 23:30:52

问题描述:

用投袂而起造句子,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1 23:30:52

用投袂而起造句子】“投袂而起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,意指迅速起身或立即行动,形容人反应敏捷、果断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使用较少,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文章中偶尔出现,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。

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“投袂而起”这一成语,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及相关例句的整理。

一、成语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投袂而起
拼音 tóu mèi ér qǐ
出处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投袂而起,曰:‘吾不能以三寸之舌,为天下请命。’”
释义 形容人迅速起身或立即行动,表现果断、迅速的反应。
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描述人物的果断行为或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。
近义词 立即行动、奋起直追、立刻响应
反义词 拖延不决、迟疑不前、慢条斯理

二、用“投袂而起”造句示例

句子 解析
他听到警报声后,投袂而起,立刻冲向现场。 表现其反应迅速,面对紧急情况毫不迟疑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,她投袂而起,果断采取措施。 强调她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与担当。
在会议上,领导一说完问题,他就投袂而起,主动承担任务。 展现其积极主动、善于抓住机会的性格。
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,都是在关键时刻投袂而起,改变了历史的走向。 用于叙述历史事件,增强语言的感染力。
他虽然平时性格内敛,但一旦遇到挑战,总是投袂而起,勇往直前。 通过对比突出其内在的坚韧与勇敢。

三、使用建议

1. 适用场景:适合用于正式写作、演讲稿、历史类文章或人物描写中。

2. 搭配对象:多用于描述人物的行为或心理状态,尤其是面对压力或挑战时的表现。

3. 避免误用: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交流,否则可能显得生硬或不合时宜。

四、结语

“投袂而起”虽是古语,但在恰当的语境下仍能展现出独特的表达效果。通过合理造句和恰当使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