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,比如通过已知条件推算比例关系。今天,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:豆豆的实际身高是1.6米,而在一张照片中,他的身高被拍成了4厘米。那么,这张照片的比例尺究竟是多少呢?
什么是比例尺?
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实际距离与图示距离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。它通常以“1:X”的形式表达,其中X代表实际长度与图示长度的倍数。例如,比例尺为1:100意味着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100厘米。
解题步骤
要计算这张照片的比例尺,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关键数据:
- 豆豆的实际身高(单位为米)。
- 豆豆在照片上的身高(单位为厘米)。
第一步:统一单位
为了便于计算,我们将所有单位转换成相同的计量标准。我们知道:
- 1米 = 100厘米。
- 因此,豆豆的实际身高为 \( 1.6 \times 100 = 160 \) 厘米。
第二步:确定比例关系
根据题目描述,豆豆在照片上的身高是4厘米,而他的实际身高是160厘米。因此,比例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
\[
\text{比例尺} = \frac{\text{实际长度}}{\text{图示长度}}
\]
代入具体数值:
\[
\text{比例尺} = \frac{160}{4} = 40
\]
第三步:写出结果
最终得出的比例尺为 1:40,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中的40厘米。
总结
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,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这种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人像照片,还可以应用于地图、建筑设计等领域。希望这个解答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概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