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德莱德归纳的课程中,由一些研究机构、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】在教育领域,课程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。美国教育家杰罗姆·古德莱德(Jerome S. Bruner)在其对课程理论的研究中,提出了课程的不同层次或类型。他强调课程不仅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组合,更是一种动态的教育实践过程。其中,“由一些研究机构、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”的课程,是古德莱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、
古德莱德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,分别是:
1. 理想的课程:由教育哲学家、课程专家提出的理想化的课程构想。
2. 正式的课程: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大纲。
3. 领悟的课程: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正式课程进行再加工后的教学内容。
4. 实施的课程: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。
5. 经验的课程: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体验到的内容。
其中,“由一些研究机构、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”的课程,主要对应的是“理想的课程”。这类课程通常具有前瞻性、理论性和指导性,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课程类型 | 定义 | 提出者 | 特点 |
理想的课程 | 教育哲学家、课程专家提出的理论化、理想化的课程构想 | 研究机构、学术团体、课程专家 | 前瞻性强,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|
正式的课程 | 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和大纲 | 教育行政部门 | 具有法律效力,规范性强 |
领悟的课程 | 教师根据自身理解对正式课程进行再加工后的教学内容 | 教师 | 个性化强,受教师影响大 |
实施的课程 |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 | 教师 | 受课堂环境和教学策略影响 |
经验的课程 |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际体验到的内容 | 学生 | 个体差异大,难以量化 |
三、结语
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为我们理解课程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。特别是在“理想的课程”这一层面上,研究机构、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的贡献不可忽视。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课程理论的发展,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因此,在教育改革和课程开发中,应重视这些专业力量的作用,以实现更加科学、合理的课程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