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盆腔炎性肿块】一、
盆腔炎性肿块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,多由细菌感染引起,常继发于输卵管炎、卵巢炎或子宫内膜炎。其主要特征是在盆腔内形成一个或多个边界不清的肿块,可能伴有发热、下腹痛、白带异常等症状。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(如B超、CT)以及实验室检查。治疗以抗生素为主,严重时需手术干预。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(如不孕、慢性疼痛等)至关重要。
二、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盆腔炎性肿块 |
定义 | 由盆腔内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增生或脓肿形成的肿块 |
病因 | 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球菌、沙眼衣原体、大肠杆菌等,多为上行感染 |
常见症状 | 下腹痛、发热、白带增多、月经异常、性交痛等 |
发病人群 | 育龄期女性,尤其是有性生活史者 |
诊断方法 | 妇科检查、B超、CT、MRI、血液检查(如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) |
治疗方法 | 抗生素治疗(首选广谱抗生素)、中药辅助、必要时手术引流或切除 |
并发症 | 不孕、慢性盆腔痛、输卵管积水、宫外孕风险增加 |
预防措施 | 注意个人卫生、避免不洁性行为、及时治疗妇科炎症 |
预后情况 | 早期治疗预后较好,若延误可能导致长期并发症 |
三、结语:
盆腔炎性肿块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妇科疾病,患者应及早就医,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与健康习惯,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