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魏学洢生平简介】魏学洢(约1596—1627),字子敬,号茅檐,浙江绍兴人,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、散文家。他是清代著名散文家魏禧的叔父,虽一生未仕,但以文才著称,尤其以《核舟记》一文闻名于世。其文章风格清丽典雅,善于描写细节,具有较强的文学造诣。
魏学洢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好学,博览群书,尤精于古文。他性格孤傲,不慕荣利,常隐居乡间,潜心学问。尽管未曾在官场任职,但他与当时的文人交往密切,思想活跃,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。
他的代表作《核舟记》收录于《虞初新志》中,是一篇描写微雕艺术的优秀散文。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,展现了明代工艺师王叔远在一枚桃核上雕刻出“苏轼泛舟赤壁”的场景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微雕艺术的精湛技艺,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欣赏。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魏学洢 |
字 | 子敬 |
号 | 茅檐 |
出生年份 | 约1596年 |
去世年份 | 1627年 |
籍贯 | 浙江绍兴 |
职业 | 文学家、散文家 |
代表作品 | 《核舟记》 |
文风特点 | 清丽典雅,描写细腻 |
人生经历 | 未仕,隐居乡间,潜心学问 |
影响 | 对后世文学及艺术研究有一定影响 |
魏学洢虽生平事迹记载不多,但凭借一篇《核舟记》流传后世,成为明代散文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,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