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(翻译)】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,全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,描绘了大雪纷飞、将士送别的场景,情感深沉,意境壮阔。以下是对该诗的翻译与总结。
一、诗歌原文
北风卷地白草折,
忽如一夜春风来,
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散入珠帘湿罗幕,
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将军角弓不得控,
都护铁衣冷难着。
瀚海阑干百丈冰,
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中军置酒饮归客,
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纷纷暮雪下辕门,
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轮台东门送君去,
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山回路转不见君,
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二、翻译与总结
原文 | 翻译 | 说明 |
北风卷地白草折 | 北风席卷大地,白色的草被吹折 | 描写边塞风雪之大,环境恶劣 |
忽如一夜春风来 | 忽然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 | 比喻雪花如梨花盛开,景象奇美 |
千树万树梨花开 | 千树万树都开满了梨花 | 用比喻手法表现雪景的壮观 |
散入珠帘湿罗幕 | 雪花飘进珠帘,打湿了帐幕 | 表现寒冷和雪的密集 |
狐裘不暖锦衾薄 | 穿着狐皮大衣也不温暖,锦缎被褥也单薄 | 形容将士们在严寒中的艰难 |
将军角弓不得控 | 将军的角弓无法拉开 | 表示天气极冷,连武器都无法使用 |
都护铁衣冷难着 | 都护(边将)的铁甲也难以穿上 | 再次强调寒冷程度 |
瀚海阑干百丈冰 | 大漠上结起百丈厚的冰 | 展现边塞的荒凉与寒冷 |
愁云惨淡万里凝 | 愁云密布,万里天空凝固 | 营造出沉重的离别氛围 |
中军置酒饮归客 | 中军设宴为归来的客人送行 | 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|
胡琴琵琶与羌笛 | 胡琴、琵琶和羌笛声响起 | 体现边地的音乐文化 |
纷纷暮雪下辕门 | 暮色中纷纷扬扬的雪落在营门 | 描绘送别的场景 |
风掣红旗冻不翻 | 寒风使红旗冻住无法飘动 | 强调风雪之大 |
轮台东门送君去 | 在轮台东门送你离开 | 具体地点描写 |
去时雪满天山路 | 你离去时,天山路上已积满雪 | 表达离别时的凄凉 |
山回路转不见君 | 山路曲折,看不见你的身影 | 表现思念与不舍 |
雪上空留马行处 | 只有雪地上留下马蹄的痕迹 | 以景结情,表达无尽的离愁 |
三、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,通过描绘大雪纷飞的边疆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对边塞艰苦生活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,如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等,既展现了自然之美,也体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。
整首诗结构紧凑,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,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