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宝藏问答 >

养竹记翻译及原文

2025-10-06 20:43:39

问题描述:

养竹记翻译及原文,有没有人在啊?求不沉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6 20:43:39

养竹记翻译及原文】一、

《养竹记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散文,文章以“养竹”为题,借物抒情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文中通过描写自己种植竹子的经历,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、安于自然的生活态度。文章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苏轼“文如其人”的风格。

本文将提供《养竹记》的原文,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,便于读者理解其内涵。同时,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,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文章内容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
养竹记
苏轼
《养竹记》
苏轼
余自钱塘移守胶西,适有病,不能朝夕见。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,恰逢生病,无法早晚相见。
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,而节叶具焉。 竹子刚生长时,只有一寸长的嫩芽,但节和叶子都已经具备了。
自其笋已成竹,枝叶扶疏,风来则鸣,雨至则润,土厚而泉深,根盘而叶茂。 当它从笋长成竹后,枝叶繁茂,风吹则发出声音,雨下则滋润,土壤深厚,泉水充足,根系盘结,叶子茂盛。
予尝问诸老农,曰:“此竹也,其性喜阴,恶日,宜种于山阴。” 我曾问过老农,他们说:“这种竹子喜欢阴凉,讨厌阳光,适合种在山的北面。”
于是择地于东园之南,凿土为畦,引水为渠,种竹数十株。 于是我选择东园南边的地方,挖土成畦,引水成渠,种了几十株竹子。
数月之后,竹渐成林,风声飒飒,幽香袭人。 几个月后,竹子渐渐成林,风声飒飒,清香扑鼻。
予每坐于其间,听风观雨,心旷神怡。 我常常坐在竹林中,听风看雨,心情舒畅。
盖竹之德,不争荣华,不慕繁华,独守其静,自成其美。 竹的品德,不争艳丽,不慕繁华,独自守静,自成其美。
予虽不才,然愿效竹之志,清心寡欲,安贫乐道。 我虽然无才,但愿效法竹子的心志,清心寡欲,安于贫穷而乐于道义。

三、文章主旨概括

《养竹记》通过描写种竹的过程与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人格的追求。文章借竹喻人,强调了宁静致远、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。苏轼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心境,体现出他超然物外、回归本真的思想。

四、结语

《养竹记》虽短,却寓意深远,不仅是一篇描写种竹的文章,更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散文。通过阅读与理解此文,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苏轼的思想境界与生活态度,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启发与滋养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