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出自哪首诗】一、
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,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和对其牺牲精神的肯定。这句话强调了英雄即使战死沙场,也可以被安葬在青山之中,无需用马革(即战马的皮)包裹尸体运回家乡。这种说法体现了古人对忠义精神的推崇。
该句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《己亥杂诗》之一。这首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(己亥年)辞官南归途中所作,共105首,内容多为抒发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感慨。其中第120首便是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问题 | 内容 |
诗句原文 | 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 |
出处 | 《己亥杂诗》第120首 |
作者 | 龚自珍(清代) |
诗句意思 | 忠烈之士死后可以安葬在青山之中,不必非要将尸体运回故乡安葬。 |
“马革裹尸”的含义 | 指古代将士战死后,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安葬。 |
诗句表达的情感 | 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悲悯,体现一种豁达的生死观和民族气节 |
诗歌背景 | 龚自珍因不满清廷腐败而辞官,此诗多反映其忧国忧民之情 |
三、结语
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承载着对忠诚与牺牲的敬意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。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出处与内涵,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与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