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马迁说的谁】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、行为端正,即使不张扬,也会自然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追随。这句话出自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,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。
一、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原意是指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,但它们的花和果实吸引人们前来,久而久之,在树下踩出一条小路。比喻有德行的人无需自我宣传,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追随。
这句话最早出现在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,是用来称赞西汉名将李广的。李广一生征战无数,但因未能封侯,被人称为“飞将军”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对李广的评价极高,认为他虽未得志,但其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令人敬佩。
因此,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是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对李广的赞美之词,并非直接出自李广本人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 |
| 出处 | 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 |
| 作者 | 司马迁(西汉) |
| 原文出处 | 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 |
| 用法 | 形容人有德行,不需张扬,自然受人敬仰 |
| 赞美对象 | 李广(西汉名将) |
| 含义 | 比喻有德之人,无需宣传,自然赢得人心 |
| 是否司马迁所说 | 是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使用此句 |
三、结语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不仅是对李广的赞颂,也体现了司马迁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理解。这句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提醒人们注重内在修养,而非外在炫耀。通过这句话,我们也能感受到司马迁在历史书写中所蕴含的温情与智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