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溍一生经历】黄溍(1307年-1378年),字文潜,号白云,浙江义乌人,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。他出身于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好学,博览群书,尤精于经史。黄溍一生经历丰富,仕途坎坷,但始终以文才著称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黄溍早年致力于科举,但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,科举制度逐渐废弛,他未能在仕途上取得显著成就。然而,他在学术和文学上的造诣却十分深厚。他与柳贯、宋濂等人并称为“儒林四杰”,是元末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。黄溍不仅擅长诗文,还精通史学,曾参与编修《元史》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。
尽管黄溍一生未居高位,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操守,在乱世中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。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、批判时政为主,语言典雅,思想深刻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。
黄溍一生经历简表
| 时期 | 年份 | 主要经历 |
| 出生 | 1307年 | 出生于浙江义乌,家庭书香门第,自幼好学 |
| 少年求学 | 1320年前后 | 遍读经史,才华初显 |
| 科举尝试 | 1325年前后 | 参加科举考试,但未得志 |
| 文学创作 | 1330年代 | 开始撰写诗文,风格清雅,文采斐然 |
| 史学研究 | 1340年代 | 参与《元史》编修,成为史学大家 |
| 元末动荡 | 1350年代 | 社会动荡,仕途受阻,隐居不仕 |
| 明初生活 | 1360年代 | 元亡后,拒绝出仕明朝,专心著述 |
| 去世 | 1378年 | 享年71岁,葬于故乡 |
黄溍的一生,虽未在政治上大放异彩,但在文学与史学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和传颂,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智慧。


